工作中哪些习惯越早养成越好?
作者:南京人才网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20-03-08 浏览

工作中哪些习惯越早养成越好?

大家认为在工作中哪些习惯越早养成越好?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自我反思,在工作中你都有什么好习惯呢?今天南京人才网小编就来分享一些关于工作中的习惯!

工作中哪些习惯越早养成越好,你具备了么?

     比如:今日事今日毕、及时做好总结、做好笔记、及时反馈工作进度,这些其实都是良好的工作习惯。

  我们不设标准答案,这其实就是沿着一个问题往前继续思考另一个问题,这就是在培养日常的思考习惯。

  思考分两种方式。一种是反向思考,也叫独立思考;另一种是延展思考,也叫深度思考。

  著名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思,故我在”。在我看来,一个人只要在思考,就是一种年轻的状态、一种生长的状态。当你停止思考的时候,你也就不会成长了。

  思考是个习惯,你要做的就是先培养自己的思考习惯。通过思考,检索自己的知识储备,发掘自己的分析能力。如果你能经常这样思考的话,我相信学习的效率会高得多,你分享的价值也会高得多。

  - 01 -

  不断思考本职工作的

  关键问题

  你在一家公司做销售也好、市场也好、运营也好,你的本职工作关键问题有哪些,你是否非常清楚?如果不清楚,想把工作做好是没有可能的。

  思考本职工作的关键问题,这是第一个要养成的工作习惯,这也所有工作的核心。当然这件事不是一次就能解决的,也不是今天想好了,明天就不用想的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你要给你的同事和下属说清楚,这几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希望大家能更清楚自己在公司的价值、自己的晋升标准等等,这是第一个习惯。

  - 02 -

  不断积累所在领域的

  专业知识

  作为职场人,该怎么积累专业知识呢?

  请大家记住一个词——“专业词汇”。从专业词汇开始延展你的专业知识体系,专业词汇不是专业技能。

  先有信息,从信息里边提炼出来的东西叫知识。知识是通用的、经得过时间考验的。然后应用知识就会变成你的技能,这个技能是你自己的能力了。

  我们先说知识。比如,你从事的领域代表人物有哪些?关键事件有哪些?典型公司是谁等等。这些信息你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当然这需要时间,刚进入职场的同学不要着急。

  这些是贯穿你整个职业生涯的选题,你应该花时间一点一点地积累,这就是你的专业知识体系。

  当你跟别人打交道时,你就可以用你的大脑去把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运算起来,这就是你的知识储备能力、知识的丰富程度。很多时候我们会惊叹,为什么这个人懂得那么多,其实是日积月累。

  大家想做资深的职场人、核心的职场人,必须要有很多知识功底。如果只会为人处事,没有专业知识功底,情况可能不会太好。

  - 03 -

  定期与相关部门同事

  请教业务知识与工作心得

  这一点太重要了,但这一点对很多一线员工来说没有心理准备,或者没有这个心态,这个时候怎么办?

  作为公司培训讲师以及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我们要把这一条告诉员工,这是一条职场必备的素质,没有讨论余地。只要你在一家公司上班,你就应该具备这个心态和主动性,这是最基本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定期与相关部门同事请教业务知识与工作心得。

 - 04-

  主动承担责任边界不明确

  但必须做的事情

  主动承担责任边界不明确,但必须做的事情,这一点很重要。

  因为你在工作中的责任边界,就是你在公司里的价值边界。所谓责任边界,就是你的付出边界,就是你的回报边界。

  - 05 -

  与同事沟通时

  少用反问句

  这个习惯很小,但是很普遍,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用反问句甚至质问句。经常是有这样的话,“我已经说过了,你怎么不认真听呢?”这就是一种反问句。

  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我其实上周讲过了,这次你要认真听”、“这件事非常重要,这次你一定要认真了”。

  大家觉得这三句话哪一句效果最好?第一句无疑是最不可取的,一定要把第一句从你的情绪里、从你的词库里边删掉,想尽办法不用这句话。

  之后的工作中,多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你身边做得不太好的同事。

  如果你读这篇文章能记住这一件事——少用反问句,你的领导力就会加十分。

  - 06-

  开会发言时

  多用推进思维

  你一定见过一些人,只要你说一件事儿,他能举出一百个理由说这件事不合适,很多时候都是否定思维。

  比如,公司的市场同事策划了一份营销方案,大家正在开会讨论,然后有一些人会说,“这样不行吧”、“我感觉这个有问题”、“我们没有之前做过这个”、“我做过效果并不好”。

  这些话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相反会让方案停滞不前。

  首先,我们自己尽量不要做这样的人,虽然我们有时候也会这样,但这些东西都需要训练。所谓的训练就是,如果100次里我们有80次能用推进思维,少用否定思维,团队配合的效率就会高得多。

  那什么是推进思维呢?我给大家提供五条话术,这五条话术你可以贴在电脑上,开会时就放在你前面。

  “如果这么做,你预计结果如何?”

  “这部分没明白,可以讲得再透一点吗?”

  “你认为哪一点不确定性最大?”

  “我想对某一部分内容做一些优化建议,可以吗?”

  “如果你已经想好了,我无条件支持。”

  大家看一看,换成这几句话,整个画风是不是就不一样了?

  所以,这五句话是需要大家开会时经常说的,开会时要多用推进思维一起努力,一起往前走。

  - 07 -

  汇报工作时

  先说结论

  举一个我们经常遇到的汇报工作的例子:

  “李总您好,我们正在组织一次论坛,这次论坛我们策划了十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第二个环节是...第三个环节是...邮件附件里我准备了更详细的表格。”听完这个汇报你是什么反应呢?

  我觉得,李总听完之后会有这些疑问:这十个环节都讲完大概需要多久?这十个环节都需要我定吗?这十个环节预计进展如何?哪个环节是最关键的?”李总可能越想越着急,而我们希望的汇报方式是“结论先行”。

  再换一个汇报话术。

  “李总您好,论坛策划工作已全部完成,共十个环节,其中两个环节非常关键。最迟9号之前需要您20分钟的时间,我和您当面汇报,其他内容邮件给您。如果没有大问题,这八个环节我先准备。”李总听了可能就会说:可以,去干吧。

  所以,汇报工作也要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先说结论,避免“汇报半天不知道你要干嘛”这种情况。结论先行,一句话就能把老板“安排”得明明白白。
  - 08 -

  总结工作时

  重视成果

  职场工作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潜规则”,也是真相——最重要的是成果的大小,不是工作时间的多少。

  一流的销售总监和三流的销售总监,他们的工作总结有什么不同。三流的销售总监只会说做了什么,而一流的销售总监是说获得了什么。

  其实,这个三流销售总监的工作总结可以写成一句话,“本月工作只完成预定目标的60%”,其他都不需要说了。

  这是两种工作的汇报方式,一定要尽可能多地用结果说话。如果这八个工作习惯你学习到了,希望你从今天开始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