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陷阱案例分享,谨防受骗
职场陷阱案例分享,谨防受骗
又到了毕业求职季,哪些渴望快速就业的大学生往往成为社会上别有用心的人的目标,如何防止被骗和保护自己呢?今天,南京人才网小编将分享职场中常见的几个陷阱,帮你看穿工作场所的陷阱,平静地避开职场陷阱。
职场陷阱案例分享,谨防受骗
1、意向录用为虚,培训收费为实
案例分享:
大学毕业后,小王向一家制药公司提出了申请,人事部主任和小王谈了很久,并赞扬了他的面试表现。在签订合同之前,人事主管建议,为了提高他的工作业绩,所有可能的工作人员都要接受为期一周的培训。公司将邀请某所大学的一位著名教师讲课,讲座将由个人承担。小王想参加培训以提高自己未来的工作表现,所以他和其他几个人一起支付了培训费。因此,培训过程并不枯燥,他没想到的是,培训结束后,公司通知他和参加培训的其他几个人:"培训不符合标准,被解雇了。"
案例分析:
这是非法单位采用的最典型的欺骗手段之一,这些公司经常以招聘为掩护,有些公司甚至不看求职者的资料,甚至不安排面试,直接引诱求职者参加培训,收取培训费。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用及以担保为名收取财物。因此,当遇到类似以上单位先培训再录用并收取费用的情形时,求职者必须小心。
2、网上工资“高开”实际支付“低走”
案例分享:
萧璋最近遇到了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三个月前,他在网上申请了一份电工的工作,招聘广告上写道,电工的月薪是6000元,面试成功后,单位工作人员告诉他,每月6000元是一个拥有高级职业资格书的人,以萧璋的资历只能拿到月薪2500元的待遇,加上公司的班次、商务旅行补贴等福利,每月还可以达到5000多元以上。当时,小张完全信任该单位的人员,并签订了劳动合同。事实上,在过去的三个月里,萧璋除了基本工资之外没有任何收入。原本被认为找到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的萧璋,却对"高开低走”的薪水感到恼火。
案例分析:
工资“高开低走”是人力资源市场中最常见的陷阱之一,这些公司倾向于用高工资来吸引求职者,然后利用"招聘高技能员工"等理由欺骗求职者以低工资签订劳动合同。如果上面提到的高级电工申请了一份工作,公司就会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摆脱这份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求职者应特别注意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条款,不应被企业的辞令所欺骗。同时,要重视证据的收集,及时向社会保障人力资源部门举报。
上一条:
什么是经济性裁员
下一条:
一家全监控的公司你会选择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