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优秀职场人?
作者:南京人才网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20-03-21 浏览

如何成为优秀职场人?

很多刚入职的应届生,其实能力一点都不差,但是,却总会觉得,他们还是欠缺了一些东西。虽然能够很完美地执行你的指令,但进步却始终有限。 


同样,不少工作了2、3年的人,在经验上没什么问题,但总是显得有点「青涩」,导致领导始终无法放心地把项目交给他。

究其原因,是这些人身上,存在着一些比较典型的「学生思维」。

为此,南京人才网小编总结罗列了以下典型的学生思维,希望对职场的你有所启发。

如何成为优秀职场人?


1、不懂得工作的优先级

学生时代因为任务数量相对轻松,并且上课、作业、考试内容都是有限以及有较长时间准备的,所以很多大学生从来没有养成安排工作优先级的习惯。但是在职场中,你会发现自己的工作永远都做不完,并且公司不会给你太多的时间去准备,有时候同一个时间段给你交代了很多任务,甚至往往超出你的处理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小编建议大家可以通过制作每天工作的计划清单表格、九宫格日记等方式来区分工作的优先级,记录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率。

2、过分在意公平

在学校的时候,每个人的成绩都是公平的,60分和90分同样都能毕业,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但是在职场,若论公平,一定是学生思维。表现更好的人,一定会优先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这个时候很多职场新人会觉得,我和他同时进的公司,一样的时间上班下班,做工作,凭什么他要先升职加薪?

很多人这样觉得:为什么有的人跟领导关系好,奉承领导,就可以优先升职加薪。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如果你真的能够帮领导分忧,主动与领导沟通所负责项目的情况,必然能优先取得领导的信任,这看起来不公平,但事实就是这样。如果你是领导层,你会在职场上去让一个自己都不熟悉的人担任自己的左膀右臂吗?

所以你一定要做一个主动沟通、承担责任的人。为领导分忧,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权限。获取权限的过程也是让人快速成长的过程。例如领导布置任务时,一定要用自己的话再复述确认一遍;当出现第二位领导对我们发出命令时,马上向第一位领导汇报。

3、Deadline就是最大的生产力

很多人在学校时养成的坏习惯,不论是作业、论文、课堂展示亦或是考试复习,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开始行动,熬油点灯到前一天半夜才能搞定。竟然还有很多人,把这种行为作为一种可以炫耀的成绩挂在嘴边洋洋得意。大多数的拖延症患者,并不是能力达不到,而是习惯性依赖Deadline。而在职场中,这无疑是一种引火上身的方式。对于交代给你的任务,如果不是因为能力的原因,千万不要等到最后一刻再去交卷,这样会给上司和同事一种你出工不出力的感觉。

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更是要提前几日完成,便于上司和同事提意见和反馈,自己也可以重新进行修改,最终提交一份比较让大家都能满意的版本。

大家在学习或者工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可执行力来制定合理的计划表,注意计划表不要太紧凑,应该有一个机动时间。

4、新人,不是你不会的借口

有问题找老师请教,找同学帮忙,这在学校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很多人逐渐养成了依赖,变成了伸手党。踏入职场,很多人仍然抱有这样一种心态:我是新人,业务还不熟悉,不会是应该的,需要人来教我。不愿意主动学习,更不想用脑思考,遇到困难就马上变成“甩锅一族”。然而职场中,上司不是老师,同事也不是同学,谁都没有义务教你成长。培养新人和养新人,本就是两回事。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高效能人士在任何环境中都应具备的、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习惯就是积极主动。

小编有话说

不仅在职场,求职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学生思维,比如堆砌经历。堆砌经历体现为求职者只是把自己所有的经历不加思索的地罗列在简历上,而非挖掘出最契合要求的经历。很多时候,囿于学生思维的求职者,就算是拥有漂亮的经历,但由于投递公司入职要求与简历内容不匹配,最后往往导致简历石沉大海。

如果此刻的你仍然是学生思维,没关系,我们慢慢来试着改变,找到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终究会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职场人。